网上有关“求人教版初二数学定义什么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求人教版初二数学定义什么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初二上学期数学主要概念
11.1 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把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有这样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11.3 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教的平分线上。
12.1 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他的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
对称轴经过对称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并垂直于这条线段。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12.3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我们把这样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3.1 平方根
一般地,如果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数平方根,a的算数平方根记为√a,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
0的算数平方根是0.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正数有2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13.2 立方根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类似于平方根,一个数a的立方根,用符合“3√a”表示,读作“三次根号a”,其中a是被开方数,3是根指数。
13.3 实数
很多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做无理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数a的相反数是-a,这里的a表示任意一个实数。
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14.1 变量与函数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成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有些量的数值是始终不变的,我们称它们为常量。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x与y的函数。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
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14.2 一次函数
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着x的增大y反而减小。
15.1 整式的乘法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15.2 乘法公式
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这个这个公式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
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它们的积的2倍。
这两个公式叫做(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
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15.3 整式的除法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15.4 因式分解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了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像这样的式子变形叫做把这个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多项式ma+mb+mc,它的各项都有一个公共的因式m,我们把因式,我们把因式m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由m(a+b+c)=ma+mb+mc,可得ma+mb+mc=m(a+b+c).这样就把ma+mb+mc+分解成两个因式(a+b+c)是ma+mb+mc除以m所得的商。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
我们把a?+2ab+b?和a?-2ab+b?这样的式子叫做完全平方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可以把形如完全平方式的多项式因式分解。
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两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人教版(五四制)初中数学目录
六年级上:
第一章 分数除法
第二章 圆的初步认识
第三章 百分数
第四章 圆柱和圆锥
第五章 比例
六年级下:
第六章 有理数
第七章 整式的加减
第八章 图形认识初步
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七年级上:
第十章 一元一次方程
第十一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第十二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十三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七年级下:
第十四章 实数
第十五章 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第十六章 数据的分析
第十七章 三角形
第十八章 全等三角形
八年级上:
第十九章 轴对称
第二十章 一次函数
第二十一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第二十二章 分式
八年级下:
第二十三章 反比例函数
第二十四章 二次根式
第二十五章 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六章 勾股定理
第二十七章 四边形
九年级上:
第二十八章 旋转
第二十九章 圆
第三十章 概率初步
第三十一章 二次函数
九年级下:
第三十二章 相似
第三十三章 锐角三角形函数
第三十四章 投影与视图
六年级上册
第一章 分数除法
1.1 分数除法 1.1.1分数除法的意义;1.1.2分数除以整数;1.1.3一个数除以分数
1.2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3 解决问题
1.4 比和比的应用1.4.1比的意义;1.4.2比的基本性质;1.4.3比的应用
第二章 圆的初步认识
2.1 认识园
2.2 圆的周长
2.3 圆的面积
第三章 百分数
3.1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3.2 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 3.2.1百分数与小数互化;3.2.2百分数与分数互化
3.3 解决问题 3.3.1一般的百分数问题;3.3.2折扣;3.3.3纳税;3.3.4利率
3.4 扇形统计图
第四章 圆柱和圆锥
4.1 圆柱 4.1.1圆柱的认识;4.1.2圆柱的表面积;4.1.3圆柱的体积
4.2 圆锥 4.2.1圆锥的认识;4.2.2圆锥的体积
第五章 比例
5.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5.1.1比例的意义;5.1.2比例的基本性质;5.1.3解比例
5.2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5.2.1成正比例的量;5.2.2成反比例的量
5.3 比例的应用 5.3.1比例尺;5.3.2用比例解决问题
六年级下册
第六章 有理数
6.1 正数和负数
6.2 有理数 6.2.1有理数;6.2.2数轴;6.2.3相反数;6.2.4绝对值
6.3 有理数的加减法 6.3.1有理数的加法;6.3.2有理数的减法
6.4 有理数的乘除法 6.4.1有理数的乘法;6.4.2有理数的除法
6.5 有理数的乘方 6.5.1乘方;6.5.2科学计数法;6.5.3近似数
第七章 整式的加减
7.1 整式
7.2 整式的加减
第八章 图形认识初步
8.1 多姿多彩的图形
8.2 直线、射线、线段
8.3 角
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9.1 统计调查
9.2 直方图
七年级上册
第十章 一元一次方程
10.1从算式到方程
10.2解一元一次方程
10.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十一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1.1 相交线
11.2平行线及其判定
11.3平行线的性质
11.4平移
第十二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2.1平面直角坐标系
12.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十三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3.1二元一次方程组
13.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13.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13.4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
七年级下册
第十四章 实数
14.1平方根
14.2立方根
14.3实数
第十五章 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15.1不等式15.1.1不等式及其解集;15.1.2不等式的性质
15.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15.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十六章 数据的分析
16.1数据的代表16.1.1平均数;16.1.2中位数和众数
16.2数据的波动16.2.1极差;16.2.2方差
第十七章三角形
1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7.1.1三角形的边 17.1.2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 17.1.3三角形的稳定性
1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17.2.1三角形的内角;17.2.2三角形的外交
17.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17.3.1多边形;17.3.2多边形的内角和
第十八章 全等三角形
18.1全等三角形
18.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8.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八年级上册
第十九章 轴对称
19.1轴对称
19.2作轴对称图形19.2.1作轴对称图形;19.2.2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19.3等腰三角形19.3.1等腰三角形;19.3.2等边三角形
第二十章 一次函数
20.1变量与函数20.1.1变量与函数
20.2一次函数20.2.1正比例函数;20.2.2一次函数
20.3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20.3.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20.3.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20.3.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二十一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21.1整式的乘除21.1.1同底数幂的乘法 21.1.2幂的乘方 21.1.3积的乘方 21.1.4整式的乘法
21.2乘法公式 21.2.1平方差公式 21.2.2完全平方公式
21.3整式的除法 21.3.1同底数幂的除法 21.3.2整式的除法
21.4因式分解21.4.1提公因式21.4.2公式法
第二十二章 分式
22.1分式 22.1.1从分数到分式 22.1.2分式的基本性质
22.2分式的运算22.2.1分式的乘除 22.2.2分式的加减 22.2.3整数指数幂
22.3分式方程
八年级下册
第二十三章 反比例函数
23.1反比例函数 23.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23.1.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3.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第二十四章 二次根式
24.1二次根式
24.2二次根式的乘除
24.3二次根式的加减
第二十五章 一元二次方程
25.1一元二次方程
25.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25.2.1配方法 25.2.2公式法 25.2.3 因式分解法
25.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六章 勾股定理
26.1勾股定理
26.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二十七章 四边形
27.1平行四边形 27.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7.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27.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7.2.1矩形 27.2.2 菱形 27.2.3 正方形
27.3梯形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十八章 旋转
28.1图形的旋转
28.2中心对称 28.2.1中心对称 28.2.2中心对称图形 28.2.3关于原点对称的坐标
28.3图案设计
第二十九章 圆
29.1圆 29.1.1圆 29.1.2垂直于弦的直径 29.1.3弧、弦、圆心角 29.1.4圆周角
29.2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9.2.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29.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9.2.3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9.3正多边形和圆
29.4弧长和扇形面积
第三十章 概率初步
30.1随机事件与概率 30.1.1随机事件 30.1.2概率
30.2用列举法求概率
30.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第三十一章 二次函数
31.1二次函数及图其像 31.1.1二次函数 31.1.2二次函数y=ax?的图像
31.1.3二次函数y=a(x-h)?+k的图像 31.1.4二次函数y=ax?+bx+c的图像
31.2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31.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九年级下册
第三十二章 相似
32.1图形的相似
32.2相似三角形
32.3位似
第三十三章 锐角三角形函数
33.1锐角三角函数
33.2解直角三角形
第三十四章 投影与视图
34.1投影
34.2三视图
34.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关于“求人教版初二数学定义什么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君泽拂风]投稿,不代表自寻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88zixun.com/zixu/111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自寻号的签约作者“君泽拂风”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求人教版初二数学定义什么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求人教版初二数学定义什么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文章不错《求人教版初二数学定义什么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