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诗意

网上有关“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诗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诗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此语出于《论语》,说明孔子对“信”的重视。在《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人生活在群体中,与人相处,得到别人的信任十分重要。《论语》记,弟子问孔子如何治国,孔子说要做到三点:要“足食”,有足够的粮食;“足兵”,有足够的军队;还要得到百姓的信任。弟子问,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回答:“去兵”。弟子又问,如果还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说:“去食。民无信不立。”可见,在孔子看来,得到百姓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治国如此,其他事何尝不是如此。如果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什么事都办不成,无论大事小事都是如此。

信任又是相互的。要得到别人的信任,首先就要自己讲信用。孔子把忠与信并提,认为忠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论语》中多处讲到这一思想。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把忠信作为修养的基本内容,要求每天检查反省,是不是做到了忠信。孔子又说,为政要做到恭、宽、信、敏、惠。他解释“信”时说:“信则人任也。”只有讲信用,人们才会信任你。

总之,只有得到人们的信任,办事才能成功;只有自己讲信用,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也就是说,只有人人讲信用,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互信,社会生活才能正常地运行、发展。这就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道理。

孔子以后,儒家思想在这个问题上又有发展,把信与诚相连,称“诚信”。孟子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从天道诚信来进一步说明人必须诚信的道理。诚,是实的意思。就是真实、实在,没有虚假。天道,用今天的话说,是自然之道的意思。天地之间,日月星辰的运行,春夏秋冬的交替,花鸟鱼虫自然万物的生长繁息,都是真实、实在的,没有丝毫虚妄;虚妄的东西,在自然中不能存在。所以说,诚是“天之道”。既然自然之道真实无妄,人也就应该如此,也应该真实无妄。所以说,“思诚者,人之道”。这样就深刻地说明了为什么必须诚信的道理。有一位企业家,经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电视媒体采访他,问他是如何取得成功的。他说就是靠的“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他说,世界是实实在在的,所以我们做人就要老老实实,做事就要认认真真。说的朴实无华,却道出了“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的道理。

诚信,是天道之本然,也是人道的根本。让我们重复一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典故: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出处: 《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赞同0| 评论

第一句是孔子说的意思是:

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没有粮食不过是饿死罢了,但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第二句是孟子说的意思是:

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首先要明白二者强调的内容是什么

孔子的这句强调的是,国家必须得到百姓的信任

孟子的这句:得道与不得道的区别。。

关系就是联系与区别:

先说联系:

施行仁政才能得到百姓拥护爱戴和信任,要想得到百姓拥护爱戴和信任必须施行仁政

孟子的话可以说是孔子的话得继续延伸阐释和说明

区别:

孔子的话讲述的是民心(百姓信任)的重要性

孟子则说的是得民心与不得民心的后果。。

根据具体问题作答吧,,这只是参考。。

关于“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诗意”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梦秋]投稿,不代表自寻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88zixun.com/zixu/599.html

(3)
梦秋的头像梦秋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梦秋的头像
    梦秋 2025年09月05日

    我是自寻号的签约作者“梦秋”

  • 梦秋
    梦秋 2025年09月05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诗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诗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 梦秋
    用户090509 2025年09月05日

    文章不错《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诗意》内容很有帮助